文/悟覺妙天禪師

佛教的教義是「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,自淨其意,是諸佛教」,對一般人而言,都很清楚「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」的重要性,但往往忽略了還要「自淨其意」,這是非常重要的部分,所以才不能得到智慧,而成就佛陀。

什麼是自淨其意?簡單的說,就是清淨意念,任何一個起心動念都要清淨。不過,當一個人能夠真正做到「自淨其意」的時候,就會發現,這樣仍然不夠圓滿,不是最究竟、最透徹的佛教教義。

文章標籤

佛祖心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文/悟覺妙天禪師

什麼是「慧」?就是可以解脫輪迴、從此岸到達彼岸的般若智慧,如何得到這種智慧?必須要以「定」為根本。

什麼是「正慧」?就是「入佛陀之慧,入佛陀禪宗佛教三學—正戒、正定、正慧之佛心」。

文章標籤

佛祖心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文/悟覺妙天禪師

什麼是「定」?就是內心不亂,不論外在環境如何變化,都不能影響我們本來的清淨;不管從生活中、工作中、各種家庭、社會、人與人之間的不如意,都不會讓我們的心受到干擾,永遠都保持清淨。如此一來,自然可以化解一切逆勢,因為在清淨中,你會很清楚的知道,該如何用另一種不同的角度去切入,然後去轉化它,這就是「轉識成智」。

什麼是「正定」?就是「入於般若之定,入於智慧之定」。

文章標籤

佛祖心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文/悟覺妙天禪師

佛法可分為小乘佛法、大乘佛法和無上佛法。所謂小乘佛法,就是只修自己,只求自我的解脫,這是過去的印度佛教。如今,佛教已經流傳兩千五百年了,兩千年前,當佛教傳到中國以後,與儒家思想結合,發展成大乘佛法。

大乘佛法不同於小乘佛法,祂是幫助他人的,是在解決自己的煩惱痛苦之外,還要去幫助所有人解決他們的煩惱痛苦。

這就好比一位擁有專業知識的老師,要把他所知道的,全部都傳授給學生,讓學生也和自己一樣擁有專業的能力,這就是大乘佛法。

文章標籤

佛祖心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文/悟覺妙天禪師

修行是為了要解脫輪迴,不要讓無生無滅的神聖靈性一直停留在六凡的世界,而是要回歸到四聖,最好是到佛菩薩的境界,這是我們修行的目標。

也許有些人不相信可以一世成佛,那是因為他以「人」的意識在修行。真正的修行是修「靈性」的解脫,所以任何人皆可一世成佛,釋迦牟尼佛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。世尊以凡人之身,經過六年訪仙求道的人間修行,解脫色身及意識的束縛,然後又歷經六年在菩提樹下的靈性修行,終於成就佛陀。祂以自身為例告訴世人,佛是人成就的,人人皆有佛性,所以都有成佛的條件。如何才能成就?就是要修行正法。

文章標籤

佛祖心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文/悟覺妙天禪師

修行的目的是什麼?不管是基督教、天主教、佛教、回教,其教義都是為了要超度靈性。基督教說「信我者,得永生」,佛教也說「超凡入聖,成就佛陀」,如何才能獲得永生,往生極樂世界?就是要修行正法。

一般人的人生價值觀,不外是成就一番豐功偉業、賺得萬貫家財,或是做大官、享名利、擁權勢,但這些榮華富貴總有消失的一天,當人生走到盡頭的時候,一切都是空的,什麼也帶不走。

其實,人生真正的價值是找到自己的身後去處,才不會在大限來臨時不知所措,驚慌害怕;這是修行的目的。

文章標籤

佛祖心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達摩祖師說,「若不見性,唸佛、誦經、布施、持戒、精進、廣興福利等,皆是外道法」(見《達摩血脈論》),祖師之所以對修行法門的要求如此嚴苛,最重要的原因,是因為唸佛、誦經、拜懺等等,這些方法都只是有為法、方便法,不是究竟法。

方便法是世尊當時為方便初涉佛法的有緣眾生,在尚未能開悟佛法真義之前,指導初機弟子們一個簡單而可以依循的修行方法,先讓自己繁雜的意識,經由唸佛的專注,而漸趨平靜,如此而已。

但修行的目的,並非僅止於求得內心的平靜,還要更深入讓自己的身心解脫,靈性提升,而見證光明的自性本體。

文章標籤

佛祖心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佛法有方便法與究竟法,方便法是初機修行,循序漸進,尚在門外摸索;究竟法是開悟修行,直入心靈,見證本心,可以一世成就。同樣是修行,但結果卻是天差地別。

方便法是用感官或意識來修行,如唸經、唱誦、拜懺…等,是「人」在修行,跟求學念書、追求學位沒有兩樣,這種修行只是結下佛緣,並不能成就。

文章標籤

佛祖心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«12